8月25日上午8时,2023中国技术创新与创业学术年会——“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创新创业研究”暨平行论坛十二在杭州世贸君澜大酒店举行。论坛由中南大学周文辉教授主持,浙江财经大学孙凯教授、李晓超教授作评议。
![](/__local/C/7A/95/D24F34BA81A4441C71E55841F3C_9C0DB21A_60DEC.jpg)
第一位汇报者是来自东北大学的罗汇。他作了题为“四螺旋理论视角下科技创新人才效能的多元提升路径”的论文汇报。他以二十大报告中“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引出了文章的核心命题——重视重用人才并发挥其最大作用。文章以四螺旋理论——“政产学众”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科学研究支持、技术开发支持、未吸收冗余资源、知识传播水平、技术转移水平和公众参与度6个关键条件变量对科技创新人才效能的协同影响。
![](/__local/9/A5/F6/E8D6B132C84E0A9F6F6D85334DB_CB041F22_397C7.jpg)
第二位汇报者是来自河海大学的钱昕怡。她作了题为“中国“教育-科技-人才”纽带系统效率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的主题汇报。她以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的相关内容引出了本文的核心问题,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程度不高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中国教育-科技-人才(EST)纽带系统分析框架,以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度EST纽带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效率水平,并对其进行时空演变分。
![](/__local/7/48/F6/A0DD2D39FF91EC1D75C86284F70_96CEBDDA_4C128.jpg)
第三位汇报者是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裘思远。她作了题为“数字政府建设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基于组态视角的定性比较分析”的论文汇报。她通过回顾“数字政府”的相关政策报告引出了文章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采用fsQCA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中上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探索分析了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数字政府建设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
![](/__local/4/93/FF/A0E68FB374457F687110B9013B7_9333AB30_49584.jpg)
第四位汇报者是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夏兵。他作了题为“利润目标vs.生存目标:资金限制下新创企业产品绿色投资策略及支持政策研究”的主题汇报。他运用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绿色发展的财税体系”的相关内容引出了文章的核心问题。文章围绕资金约束和市场风险对新创企业的产品绿色投资会产生何种影响以及政府如何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才能更有效地支持新创企业的绿色投资这两个问题提出假设并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__local/2/4E/7A/2C8846AEF31D8AF0BDA2B8054C2_05D301D5_5E9FF.jpg)
第五位汇报者是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徐婕。她作了题为“意愿和行为如何影响农民的创业绩效——基于农民创业过程的实证分析”的论文汇报。文章以创业过程理论为指导,基于“意愿-行为-结果”的理论逻辑,将创业意愿、行为与创业绩效共同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创业意愿与行为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
![](/__local/1/35/22/BE4E3BF8CE29DA58906DD99009F_3390F042_541D7.jpg)
第六位汇报者是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石铭。她作了题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吗?——兼论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创新关联的调节机制”的论文汇报。她以“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新基建赋能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引出了文章的研究问题,文章将市场一体化、区域创新创业关联同时纳入新基建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之外的30个样本省级面板数,系统研究了新基建对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机制。
![](/__local/4/96/24/36694A311920FED6D750C796016_B477C36F_58A5A.jpg)
![](/__local/F/78/DF/6375DD49623647AADEB9C17A938_38A6E7B0_53B3A.jpg)
最后,中南大学周文辉教授对本分会场报告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与会老师、同学围绕“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主题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他勉励各位老师、同学在已有成果上继续探索。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哈哈体育
2023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