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8时,2023中国技术创新与创业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在浙江世贸君澜酒店召开。该会议由西安理工大学胡海青教授主持,由胡海青教授和东北大学闫佳祺教授评议,围绕“数字化情境下的创新创业”这一核心主题展开。
![](/__local/4/3F/BC/2DA4700870A09DC9905CB1B9247_D9E546AE_490D7.jpg)
第一位嘉宾是来自浙江财经大学的胡双,她的报告题目为“高管团队的创业导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研究着重探讨:以企业CEO为核心的高管团队的创业导向以及其企业层面的后果。并将企业数字化转型、高管团队的创业导向等核心构念进行了细致区分。她认为,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应承担并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
![](/__local/3/DB/A1/26C83EB846068D4138137265896_146F7A85_459CA.jpg)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上海大学的曹港,他的报告题目为“人工智能与创业的交叉研究:文献述评与未来展望”。他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与创业的交叉研究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方法在创业研究中的使用,以及人工智能对创业带来的影响两个方面。但整体来说现有研究在主题、问题和内容等方面均较为零散,亟需对现有人工智能与创业的交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
![](/__local/0/A7/0A/DD17F8DCDCAA91FAF22625CE157_AB3A01E5_508D3.jpg)
第三位嘉宾是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刘一丁,她的报告题目为“机器人会推动企业创新吗”。 她认为,机器人应用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效果十分明显。劳动者要有危机意识和自我提升意识,形成终生学习和职业转移的能力,以适应机器人等智能化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__local/7/D3/E0/A87C2B25019C8476DD27FC5615E_2C0478EE_42711.jpg)
第四位嘉宾是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的王敏,她的报告题目为“大数据3V特征对产品创新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利用大数据赋能产品创新成为企业实践的新常态,有些企业应用大数据进行产品创新的效果不太理想,这可能与企业不能充分匹配大数据的特征有关。因此她认为,企业应首先明确自身目标,应该充分从数据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业务规律。
![](/__local/8/5C/70/15BCCF0E0BB79E1A7EF8B995881_A318693C_48626.jpg)
第五位嘉宾是来自浙江财经大学的翟蕾,她的报告题目为“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的研究热点演进与整合框架”。她认为,数字服务化起源于数字技术与服务化的交互作用,尽管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的研究正在逐步兴起,但其仍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此研究提出了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的一个整合性研究框架,为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新的逻辑。
![](/__local/6/C2/1A/92E0BF4AA0E06B14E859154A5CE_F0DEA4C6_14A86.jpg)
第六位嘉宾是来自常州大学的杜俊贤,他的报告题目为“数字经济对地区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 他认为,创业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但我国的创业活动总体上体现出两个“不平衡”。如何有效赋能创业质量提升,推动区域创业数量和质量的均衡发展,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__local/5/E1/92/13EB9A6961E8818F22FF5483E44_09EA07A0_3F837.jpg)
第七位嘉宾是来自长安大学的成璐璐老师,她的报告题目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压力视角下的驱动因素与价值创造——价值占有框架下的绩效影响”。 她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复苏、引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举措,但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工业渗透率亟待加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助力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寻求企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__local/F/5D/0C/E090AFE7D23B5B256FDC966778B_7073CDF2_48FBE.jpg)
最后,胡海青教授和闫佳祺教授对报告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数字化情境下的创新创业要契合企业实际,期待各位老师、同学做出为企业实践和创新创业理论做出更多贡献。
![](/__local/F/9F/A9/E4D493EC6893EF9A5AE5100FC09_0316C162_49C5F.jpg)